中化新网讯 5月14日-17日,由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金浦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钛白粉表面处理及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班在江苏宜兴开班。来自全国30家钛白粉生产及销售企业的近百名技术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据介绍,根据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章程和为行业技术创新和行业服务的宗旨,为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联盟规划建设“钛白粉行业技术与创新专业培训”平台,自2021年起,分期分批有步骤地对钛白粉行业各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新一轮生产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首轮三期培训班已分别于2021年、2022年在昆明、攀枝花、南宁等地成功举行。
这次培训学习是钛白粉联盟秘书处和专家委员会总结前期培训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在第一轮钛白粉基础理论培训的基础上,以侧重专业、面向应用、普遍需求为原则,组织开展第二轮钛白粉后处理专业技术专题培训。
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毕胜在主持培训班开班典礼仪式上介绍说,我国的硫酸法钛白粉工业起始于上世界50年代中期,但实际发展于1998年以后至今的20多年间;而氯化法钛白粉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直至2020年在规模上方有所突破,当年的4家氯化法企业(中信钛业,龙佰集团,宜宾天原,攀钢钒钛)的氯化法钛白粉的综合产量占全国钛白粉总产量的9.1%。2023年,全国5家氯化法企业(增加鲁北化工旗下的山东祥海钛业)的综合产量进一步提升到69.2万吨/年,比上年大幅增加19.5万吨,增幅为近40%。2023年的氯化法钛白粉产品占全国钛白粉总产量的16.63%,占金红石型总量的19.22%,均较上年有明显增加。
![1715670948417098333.jpg 微信图片_20240514151010.jpg](http://pmt8989df.pic10.websiteonline.cn/upload/0PzoFiS8.jpg)
毕胜指出,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钛白粉工业也得到同步高速发展,2002年,总产能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到2009年,产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至今已有15年。当前,行业世界第一指的是综合生产规模,不代表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现在,实事求是地看,钛白粉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无论是硫酸法工艺还是氯化法工艺,都存在此问题。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要提高产品的品牌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品牌效应是不可缺的一环。而此举的实现,表面处理以及产品的开发是最重要的手段,这也就是本次培训班最主要的目的。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共邀请了国内顶级高校的著名教授和业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5位重量级专家担任授课老师。分别有来自清华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量级专家王亭杰教授,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现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双料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大师徐兴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涂料研究和应用资深专家陈月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谭玲老师来自在钛白粉领域具有悠久研究历史并获得丰硕成果的攀枝花钢铁研究院,从事钛基功能材料开发和钛白粉新产品研发,获得多项成果和荣誉;正高级工程师邱健亭老师,担任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太白集团原常务副总经理,从事钛白粉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产品研发30余年,兼任多项社会职务。